盘魔里的拉揭秘加密寒冬术师
寒冬里的币圈,DWF Labs就像一剂强心针,所到之处总能掀起疯狂涨势。说实话,我这几年跟踪了不少投资机构,但像DWF这样能引发市场狂热追捧的还真是头一回见。看看他们操盘的项目:CFX几个月飙升20倍,CYBER一个月从4美元冲到20美元,再加上韩国市场的疯狂助推更是达到30-40美元的高位。这种惊人的爆发力,难怪大家都在猜测他们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DWF究竟是何方神圣?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DWF Labs这家Web3投资和做市公司就像是加密世界的"全能选手"。他们不仅做传统的风险投资和市场做市,还提供OTC交易、代币上市咨询等一系列服务。我记得去年在某场峰会上见过他们的亚洲团队,新加坡总部加上迪拜、中国香港的布局,妥妥的亚洲市场深耕者。
幕后推手:三位亚洲市场的"猎手"
创始人Andrei Grachev的经历特别有意思,从俄罗斯加密协会到火币俄罗斯CEO,再到创立DWF,这条职业轨迹清晰地展现出一个加密老兵的蜕变。去年我采访他时,他就特别强调:"美国市场留给华尔街,我们要深耕亚洲。"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另外两位合伙人Lee和Zou也都是狠角色,一个来自摩根大通,一个从OKEx转战过来,这阵容简直就是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制的。
DWF的投资密码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投资节奏——每月至少投5个项目,牛市熊市雷打不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据我了解,DWF有套独特的筛选机制:先是基础尽调,然后分析师深度研究,最后用自家算法预测成功率。这套组合拳下来,筛选效率确实惊人。
他们的投资版图也很特别,从DeFi到NFT,从链游到数据分析,布局之广令人咋舌。我整理过资料,目前他们已经投了100多个项目。这种广撒网的策略虽然看起来激进,但不得不承认,这让DWF总能抓住各个领域的最新机会。
市场热议的"DWF模式"
最近圈内流传着一张"DWF狙击图",总结了他们的投资规律,我看后也挺有感触。他们操盘的项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明确利好的,比如YGG、CYBER这种,通常会先拉后砸;另一类是没啥叙事的,往往就直接阴跌了。这种玩法确实让人又爱又恨——有人因此暴富,也有人血本无归。
说实话,我个人对DWF的争议性做法持保留态度。一方面他们确实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但另一方面这种频繁的"拉盘-出货"操作,长期来看对生态建设未必是好事。就像去年那个案例,某项目在被DWF投资后短期暴涨,但团队重心全放在配合做市上,技术开发几乎停滞。
理性看待"DWF效应"
在加密市场混迹多年,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热度。DWF的火爆确实给低迷的市场带来了刺激,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投资终究要看项目本质。与其盲目跟风DWF概念,不如深入研究项目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
记住,在这个市场中,信息差就是财富差。保持独立思考,做好自己的研究(DYOR),这才是穿越牛熊的制胜法宝。至于DWF的下一个目标?不妨多关注SPELL、FET这些他们已有布局但还没爆发的项目,但切记控制风险,别把投机当成投资。
(责任编辑:深度)
-
当Polkadot社区还沉浸在新治理模式的憧憬中时,一个意外事件给这份乐观蒙上了阴影。作为Polkadot生态中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区,拥有5万多忠实成员的PolkaWorld最近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这让我不禁思考:号称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真的适用于所有场景吗?一场引发连锁反应的融资失败事情的起因是一份看似普通的资金申请。上个月,PolkaWorld提案申请16,842个DOT(约合7万美元),用于维... ...[详细]
-
Coinbase紧急澄清:印度市场服务不会全面停摆,违规账户才是重点
这阵子Coinbase在印度闹出的风波,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三人成虎"。事情的起因是TechCrunch和《经济时报》在上周一报道说,Coinbase给印度用户发了封"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9月25日前清空账户。消息一出,整个加密圈都炸开了锅。被误解的邮件真相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得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以讹传讹"案例。实际上,Coinbase发给印度用户的邮件内容被完全曲解了... ...[详细]
-
最近金融圈里有个消息让我特别兴奋 - 摩根大通这个金融巨鳄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说实话,每次看到传统银行拥抱区块链技术,都让我想起十年前那些说比特币是骗局的银行家们。时代变了,连摩根大通这样的老牌机构都在积极布局区块链领域。银行界迎来区块链"新玩家"据可靠消息透露,摩根大通准备推出的这个存款代币可不简单。它和市面上那些野路子稳定币完全不同,人家可是有银行信用背书的。这个项目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就等... ...[详细]
-
说实话,每次看到文章开头还在解释"什么是Rollup",我都忍不住想打哈欠。就像每部蜘蛛侠电影都要让本叔叔领便当一样老套。既然你点开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对Rollup有了基本认知,那我们就跳过那些无聊的概念讨论,直接聊聊更酷的东西。通用Rollup的局限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通用Rollup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应试教育——不管你是体育特长生、艺术生还是理科天才,统统都要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考试。虽... ...[详细]
-
说实话,OP和ARB确实是Layer2赛道里的尖子生,这点我不否认。但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发现这里面有几个让人睡不着觉的问题。Layer2的商业本质:一个"雁过拔毛"的生意很多人总问我:"老铁,Layer2到底靠啥赚钱啊?"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像高速收费站。我们把Gas费交给L2是收入,L2再交给以太坊是支出,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据我所知,Arb和OP每月大概能赚100万美元左右,... ...[详细]
-
各位币圈的老铁们,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啊!昨天凌晨比特币一度跌破2.5万美元的心理关口,我当时正在熬夜看行情,那叫一个刺激。不过这种下跌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间又反弹到了26580美元。但这一波上下折腾可把不少朋友给坑惨了,全网爆仓1.63亿美元,4.7万人中招,光比特币就占了7664万美元。说实话,9月这个月份在币圈向来不太平。我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发现9月份简直就是比特币的... ...[详细]
-
这个周末的市场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慢舞,BTC和ETH这对黄金搭档在舞台上优雅地踱步。说实话,这种横盘整理的行情最适合我们这些看惯市场风云的老手——不必时刻盯着盘面,可以好好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短线机会与稳健选择我发现很多新手总喜欢在周末折腾那几个点的利润空间,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样子。其实啊,现在这种行情下,聪明的投资者都选择做个旁观者。不过对于那些手痒的短线客,我建议可以把目光放在ETH上—... ...[详细]
-
要说科技圈最能折腾的大佬,非马斯克莫属。这位特斯拉掌门人最近又惹上了新麻烦——被指控操控狗狗币市场。这事儿说来有趣,就像一场数字货币版的"狼人杀"游戏,只是筹码变成了真金白银。生日数字引发的"钱包疑云"投资者们就像一群执着的侦探,他们声称找到了马斯克操控市场的"铁证"。最戏剧性的证据是什么?一个含有马斯克生日数字(1971年6月28日)的狗狗币钱包!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侦探片,罪犯总会留下些蛛丝... ...[详细]
-
作为长期关注去中心化存储领域的分析师,我一直对Storj这个项目保持着浓厚兴趣。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项目最近的资金动向。一、项目背景速览说起Storj,它就像云存储界的"叛逆少年"。2014年成立之初就抱着打破传统云存储垄断的野心,要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更安全、更便宜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我记得当时他们推出的测试版还相当简陋,但经过这些年迭代,现在已经进化到相当成熟的v3版本。特别值得一提... ...[详细]
-
作为一个在Web3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分享些掏心窝子的感悟。这几年看着这个行业起起落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技术演进: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记得2017年那会儿,玩个DApp卡得要命,转账手续费高得离谱。现在可好,Layer2、跨链这些技术让交易又快又便宜。不过说实话,用户体验还是没法和Web2比,这就像用惯了智能手机突然让你用诺基亚——适应起来真得花点功夫。DeFi革命:金融民主化的野... ...[详细]